無糖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無糖小說 > 戰國:從長平之戰開始成戰神 > 第12章

第12章

“隻是,丹水西岸之壁壘,很快被從空倉領俯衝而來的秦軍所奪取,而我軍主力渡過丹水以後,憑藉丹水天險,鞏固丹水東岸防線,秦軍也一直不得寸進,戰事隨即進入相持階段,而這一相持便是三年之久。”廉頗收起指揮棒,緩緩歎息道。

這一聲的輕歎裡,有太多的悲壯的故事。

趙括彷彿看到了在空倉嶺上渾身浴血卻依然死戰不退的趙軍都尉,丹水沿岸數丈高的壁壘之上捨生忘死的趙國兒郎,滾滾丹水,多少血肉隨之奔流,漫漫長夜,多少忠魂思念故土。

三年,對於趙國是沉重的災難,對於戰場上的趙軍士卒們,卻是一個又一個難熬的日子。

三年裡,本就處於弱勢,想要抵擋住秦軍的攻勢,其難度可想而知,隻是不知這三年裡,多少忠魂埋骨他鄉。

而若是讓秦國得逞了,這天下又將經曆多少個難熬的“三年”呢?

不知不覺間,趙括的心情也更加沉重了——贏下這場戰爭,趙括再度在心中默默許諾著自己。

稍稍調整好情緒,趙括開口問道:“不知如今前線是如何佈置,具體兵力還剩幾何?”

廉頗也不隱瞞,隨即繼續說道:“自我大軍空倉領失利,我王派出十餘萬大軍支援前線,後北地五萬騎軍南下,這才穩住了丹水防線。因此,為保險起見,本將又在丹水防線後設立第三道防線。”

說著,廉頗再度舉起手中指揮棒,指著麵前一條高聳著的山脈,說道:“謂之百裡石長城防線,乃以故關、長平關為支點的一道防線。”

“目前,丹水東岸防線仍在我手中,秦軍不得寸進。然經過三年來的日夜消耗,國中雖徐有多則萬人,少則數千之援軍抵達,我部精銳亦損失慘重。

如今丹水防線共有大軍三十六萬,其中騎兵十萬人馬,步卒二十六萬,其中主力在丹水東岸製高點韓王山中,輜重糧草則在一旁另一個製高點大糧山中;百裡石長城防線共有兵馬兩萬五千人,其中多為步卒,騎兵尚不足三千。”廉頗細細縷清著手中已為數不多不多的牌。

“四十萬人馬!”趙括心中微微一定,顯然對於四十萬這個數字趙括還是挺滿意的。

不過這倒也正常,大軍出征和援助空倉領的大軍便已經是三十多萬了,再加上三年裡每隔數月便有的補充兵力,能有如此規模實在意料之中。

可也正因為兵力之眾,雖然成功地擋住了秦軍的攻勢,卻也給國力羸弱的趙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!光是戰兵的口糧,便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。

隻是,正當趙括稍稍安心之時,廉頗卻又在一旁潑起了冷水。

“而這約四十萬大軍之中,能戰之兵尚不足半。”廉頗繼續語不驚人死不休道:“三年鏖戰,精銳損失泰半,補充來的新兵之中,過半人數隻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!上不了馬,拉不得弓,冇有章法,根本冇有多少戰力。”

一下子從四十萬大軍,銳減到二十萬不到,趙括顯然有些接受不了,臉色明顯暗沉了許多:原以為丹水前線再怎麼樣,也總該還有至少三十萬大軍的,冇想到情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糟糕得多了。

二十萬!

二十萬……

如同繞梁之餘音在趙括的耳邊不斷迴旋。

隻剩二十萬了,自己的計劃還能成功嗎?甚至,還能執行嗎?

趙括死死地盯著沙盤,慢慢回想著自己的計劃,試圖再絕望中找尋那一絲絲的可能的希望。

一旁的田單和許曆聞聽此言,心中也不是個滋味。

都知道前線打得苦,損失大,卻冇想到損失這麼大!要知道同廉頗一道出來的大軍,以及後續增援空倉嶺的三十萬大軍可有大部乃是精銳部隊啊,後續的增援雖然多為無甚戰力的新卒,但總歸還是有幾隻戰兵的,如此多的戰力,居然打到現在隻剩能戰之卒尚不足二十萬?

也就是說,至少已經有十餘萬的精銳大軍殞命在這三年的對峙中,若是再加上普通士卒的損失,恐怕就奔著二十萬往上去了。

三年對峙,該是怎樣的一番腥風血雨啊!

“本將帶來五萬大軍,其中能戰之精銳隻有一萬許。”見廉頗已經儘托其底,趙括也當即掀開了自己所帶著的底牌。

“這……”

這會兒,論到廉頗將軍麻爪了。原以為帶著王命前來轉守為攻的趙括,號稱二十萬援軍,怎樣手裡邊也該有個三萬五萬的能戰之兵,卻不想隻有一萬多?

一萬多人,能乾嘛?

對西岸壁壘發起一次總攻,恐怕損失的不會少於這個數目。

還轉守為攻呢,能在秦軍的攻勢下繼續守住就不錯了。

廉頗臉色越發的差了,顯然他已經不知該如何評價在那穩坐高堂之上的大人物們了。兵者,國之重器也,豈能如此一廂情願的兒戲?

“將軍以為,為今之計,我軍該如何破局?”不待廉頗發泄,趙括便首先問道。

廉頗聞言,收拾好沉重的心情,眼神轉向沙盤之上,原本低沉的眼神瞬間銳利了許多,手中指揮棒略略踟躇了一二,隨即在空中再度飛舞了起來。

“我軍援軍抵達的訊息恐怕秦軍已然知曉,由此,秦軍勢必繼續增兵丹水一線。”廉頗在沙盤邊踱著步子,隨即繼續說道:“以我軍如今之戰力,若是再強守丹水一線,恐怕得不償失,也很難能夠抵擋得住增兵後的秦軍。”

“為今之計,隻有揚長避短這一條路而已。”廉頗繼續分析著敵我局勢:“秦人之利在其兵多而將廣,而我軍之利則有三也。

其一,騎兵作戰在上黨之腹地,有倍於步卒之效也;

其二,我軍為守方,進有丹水壁壘之壯,退有百裡石長城防線之險,中有大糧山、韓王山等密林,謂之地利也;

其三,上黨百姓與趙人風俗無異,更願接納我趙人而痛恨秦人,故每每為我趙軍引路,而不願雖秦軍同流。

若能用之者三,此戰或仍有一戰之機也。”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